唐朝记录文字的工具很多,除了用竹简还用什么写字?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19
唐朝五代后还有人用竹简写字吗~

你好,我为你解答:
竹简在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比较长,据说竹简起源于西周,历史上有记载的竹简是先秦到西汉,西汉时期,纸已经被广泛使用。至于五代十国、隋唐时期,都已经普及纸张了。所以,唐朝时期已经竹简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

我们在看历史剧的时候都知道古代人看书使用的都是竹简,竹简是他们记录文字还有保存文字的一大方式,在更早之前,他们用过兽皮,甲骨,树叶等东西来记录文字。


首先,使用羊皮纸。羊皮纸最早诞生于帕恰马文明,并传播到整个欧洲。但是说到纸,事实上它不是由植物制成的。它的制作方法是将羊皮浸泡在石灰水中,去除毛发和皮质,然后用一些东西拉伸,形成可以书写的羊皮纸。尽管羊皮纸在欧洲很受欢迎,但它只是在统治阶级的上层,写在羊皮纸上的书直接在教会手中。


第二,用树叶,月桂叶。刻在加工好的刺刀上的经文可以保存几千年。印度人是第一个发明棕榈的人,因为棕榈生长在热带地区,常见于印度和东南亚,也分布在中国西南部。刺刀是印第安人发现的,因为它的形状很宽,适合书写和保存。春秋战国时期,印度同时掌握了加工贝类叶的完整方法。然而,它不会直接用笔在上面写字。相反,它用铁笔在经过特殊处理的贝壳叶子上刻字。雕刻后,它被涂上墨水,这样就能看得很清楚。

第三,使用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的遗物,因刻在龟甲和动物骨头上而得名。内容是潘庚从殷到纣王270年的神谕。这是最早的书。商代有三大特点,即相信历史、饮酒和尊重鬼神。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捕鱼、征服和农业等许多事情的龟壳,可以在后世被重新发现,成为研究汉字的重要材料。商代已经有了优秀的毛笔和墨汁,书的主体薄、结实、锋利,因为它的雕刻而有刀刃的味道。

我们古代人智慧都是无穷的,有宝贵的资料都会利用当时的智慧来保存下来,为世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唐朝用纸有:硬黄纸、硬白纸、粉蜡纸、金银花纸(金花纸、银花纸、又称冷金纸或洒金银纸)、砑花纸(又称花帘纸或纹纸)、黄白麻纸、藤纸、大模纸、薄白纸、宣纸、硬黄纸、竹笺、滑薄纸等。

另外,还出现了经过简单再加工的纸,著名的有:砑花水纹纸鱼子笺、薛涛笺、谢公十色笺等染色纸,金粟山经纸,以及各种各样的印花纸,松花纸,杂色流沙纸,彩霞金粉龙纹纸等。

1、硬黄纸

唐代在前代染黄纸的基础上,又在纸上均匀涂蜡,经过砑光,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

2、硬白纸

把蜡涂在原纸的正反两面,再用卵石或弧形的石块碾压摩擦,使纸光亮,润滑,密实,纤维均匀细致,比硬黄纸稍厚。

3、金银花纸

政治家填加矿物质粉和加蜡而成的粉蜡纸;在粉蜡纸和色纸基础上经加工出现金,银箔片或粉的光彩的纸品,称做金花纸,银花纸,又称冷金纸或洒金银纸。

4、砑花纸

色和花纹极为考究,它是将纸逐幅在刻有字画的纹版上进行磨压,使纸面上隐起各种花纹,又称花帘纸或纹纸,当时四川产的砑花水纹纸鱼子笺,备受文人雅士的欢迎。

5、经过简单再加工的纸

著名的有薛涛笺,谢公十色笺等染色纸,金粟山经纸,以及各种各样的印花纸,松花纸,杂色流沙纸,彩霞金粉龙纹纸等。

6、由于发明了雕版刷术,大大刺激了造纸业的发展,造纸区域进一步扩大,名纸迭出。

如益州的黄白麻纸,杭州,婺州,衢州,越州的藤纸,均州的大模纸,蒲州的薄白纸,宣州的宣纸,硬黄纸,韶州的竹笺,临川的滑薄纸。

扩展资料:

隋唐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在宣纸的主要产地安徽宣州有这么一个传说:蔡伦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他一直想制造一种特别理想的白纸,用来替师父来画像修谱。但经过许多次的试验都不能如愿以偿。

一次,他在山里偶然看到有些檀树倒在山涧旁边,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蚀得腐烂发白。后来他用这种树皮造纸,终于获得成功。由此可以断定:利用树皮制造宣纸,在唐朝时候就比较盛行了。

公元8世纪,我国已经广泛使用纸,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我国将纸出口到亚洲各个地方,并严保造纸秘密。公元751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发生冲突,阿拉伯人俘获几个中国造纸工匠。没过多久,造纸业便在撒马尔罕和巴格达兴起。

就这样,造纸技术便逐渐在阿拉伯世界各地传开,那里开始广泛使用纸张,后又经阿拉伯诸国传到北美和欧洲。

据史书记载,在蔡伦发明造纸术後的1000多年,欧洲才建立第一个造纸厂。虽然现代的造纸工业已很发达,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伦造纸的方法相同。造纸原料十分之七八已为木浆所代替,但造高级印刷纸、卷烟纸、宣纸和打字蜡纸等,仍不外蔡伦所用的破布、树皮、麻头、废鱼网等原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纸 (非编制物)



你那就说差了,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一般用的是纸了,竹简与木牍在这之前是最常用的,相对价格低廉,达官贵人或皇帝一般不用这些,因为过于笨重,他们一般用的是帛或绢,都是丝织品,轻便好用,是纸的前身,但过于贵重,算是一种奢侈品.一般用来写些酸不溜丢的呀或是画个画什么的,有时用做信纸.你看电视里皇帝老儿们的圣旨是什么做的~~

那个时候布也很贵的,衣服都没的穿哪能拿来浪费呀,你当是电视里写血书呀.书的记载应该由竹简或木牍变成了纸张~百姓写字自然用纸喽,不过估计纸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便宜

西汉就已经有纸了,东汉蔡伦加以改进,到了唐朝又出现了很多种纸,如硬黄纸硬白纸等等,最有名的就是宣纸了。

有纸 ,但有钱人用绢,就是布,丝绸。这样高级。一直到清朝皇帝的圣旨不久是布的吗

可以用纸,因为汉朝就发明了造纸术。


相关问答:

#15241946500#:唐朝记录文字的工具很多,除了用竹简还用什么写字?
才旦凌滢: 唐朝用纸有:硬黄纸、硬白纸、粉蜡纸、金银花纸(金花纸、银花纸、又称冷金纸或洒金银纸)、砑花纸(又称花帘纸或纹纸)、黄白麻纸、藤纸、大模纸、薄白纸、宣纸、硬黄纸、竹笺、滑薄纸等。另外,还出现了经过简单再加工的纸,著名的有:砑花水纹纸鱼子笺、薛涛笺、谢公十色笺等染色纸,金粟山...

#15241946500#:唐朝用什么写字 除了竹简
才旦凌滢: 1. 唐朝时期,书写材料逐渐从竹简转向纸张。当时使用的纸张种类繁多,其中包括硬黄纸、硬白纸、粉蜡纸、金银花纸、砑花纸等。2. 硬黄纸是在染黄的纸上均匀涂蜡,并通过砑光处理,使纸张具有光泽和润泽感。3. 硬白纸则是在原纸上涂蜡,并碾压摩擦,使其光亮、润滑、密实,纤维均匀细致,较硬黄纸稍...

#15241946500#:求问:剧里的唐朝的书籍为什么还用竹简
才旦凌滢: 竹简是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 唐代,纸已经完全替代了竹简,但是活字印刷术尚未发明,出版量大的书可以用雕版,小量的书仍然只能用人力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录,非常昂贵,量也很小 所以,唐朝时,古代用竹简书写的书籍仍然具有保存和使用价值

#15241946500#:用纸张取代竹简之后,之前的那些竹简是如何处理的?
才旦凌滢: 从官府到民间,基本上已经没有人使用竹简这种笨重的物质来记录文字和知识了。所以隋朝和唐朝在面对前朝时期留下来的竹简是一个十分让人头疼的问题,当时的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我们都知道他是靠着篡位才成功做上了天下之主地,据说隋文帝杨坚进入皇宫的时候发现了许多前朝留下来的竹简,原来在南北朝地时候,因...

#15241946500#:古代书籍的版本类型有哪些
才旦凌滢: 1、记录文字用竹木,在竹子上称简。木者,称牍。把字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条上叫做竹简或木简;写在较宽的竹片或木板上叫竹牍或木牍。2、隋以前,其形式基本为卷轴。史料记载:“宋以前之书籍均系若干卷,并无若干本……”刻印技术,始于隋。唐朝时宰相冯道、李愚等奏请刊印九经,从此,重要经书...

#15241946500#:唐朝还有竹简的使用吗?
才旦凌滢: 你好,我为你解答:竹简在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比较长,据说竹简起源于西周,历史上有记载的竹简是先秦到西汉,西汉时期,纸已经被广泛使用。至于五代十国、隋唐时期,都已经普及纸张了。所以,唐朝时期已经竹简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

#15241946500#:古代上朝时候大臣手里拿的板子叫什么
才旦凌滢: 因此,芴板成为他们记录上奏事宜的便捷工具,相当于现代的备忘录。芴板不仅是记录工具,还能体现大臣们的级别。从唐朝开始,五品以上的官员使用的芴板由象牙制成,而六品及以下的官员则使用竹木制作的笏。这种区分不仅彰显了不同级别官员的身份,也体现了古代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

#15241946500#:唐朝究竟还用不用竹简
才旦凌滢: 东汉时出现了用纸抄写的书籍,纸既轻便又易于书写,价格也比较便宜,于是逐渐流传开来。到了晋代,纸书完全取代了竹木简书和帛书。到东晋,已经规定官方文书一律用纸书写了。因而在当时已成为信息传播的工具了,但唐朝初年,纸并不普及,因为一般群众,尤其是农民,对纸的需求很少,除了用来擦屁股的劣质纸外...

#15241946500#:纸的发明记录文字的材料的过程什么到什么到丝
才旦凌滢: 远古时代没有纸。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从此,纸的产量大增。唐朝时,造纸术开始...

#15241946500#:中国古代的书写材料是什么?
才旦凌滢: 竹简、龟甲兽骨、钟鼎、丝绸布帛、碑石、纸等。1、竹简 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也指写了字的竹片。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墨书。2、龟甲兽骨 龟甲兽骨书,龟甲兽骨文又称甲骨文、契文或龟甲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