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大地带“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20
~

“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包括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西部地带和远西部地带

  1. 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

    • 范围: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3个省份,以及港、澳、台地区。
    • 特点:经济发达,面积占全国17.8%,但人口占比高达42.9%,人口密度高于全国平均。贡献了全国大部分的生产总量,人均生产总值高。
  2. 中西部地带

    • 范围:涵盖了重庆、四川等14省区。
    • 特点:人口最多,面积占32.6%,人口密度也高于全国。经济总量占全国一定比例,但人均产值较低。处于点轴开发阶段,未来将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农产品加工,接纳东部转移的产业。
  3. 远西部地带

    • 范围:包括内蒙古、新疆等4省区。
    • 特点:主要为草原和荒漠地区,人口稀少。虽然生产总量不高,但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开发仍处于初步阶段,未来将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同时发展资源开采和后续加工。



相关问答:

#18075879935#:新三大地带“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
店径咸: “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包括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西部地带和远西部地带。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范围: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3个省份,以及港、澳、台地区。特点:经济发达,面积占全国17.8%,但人口占比高达42.9%,人口密度高于全国平均。贡献了全国大部分的生产总量,人均生产总值高。中西部地带:范...

#18075879935#:新三大地带“新三大地带”的划分的原因
店径咸: 再者,现有的三大地带划分将一些具有整体性的经济区域分割,不利于进一步划分综合经济区。为了改进,新的“新三大地带”划分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基于“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口和城镇分布的差异。以胡焕庸线为界,东部以南地区人口密集,西部以北地区则人口稀疏,这决定了我国区域发展的两大类型。二...

#18075879935#:新三大地带“新三大地带”的划分的原因
店径咸: 原有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未能充分考虑我国人口和城镇分布的显著差异,尤其是农耕区与牧业区之间的差异。新三大地带的划分以胡焕庸线为界,更加精确地描述了我国人口密集和稀疏两大区域,从而更准确地反映了区域发展的两大类型。准确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原有划分未能准确反映我国区域经济的最...

#18075879935#:...中国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 ...
店径咸: 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的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工业发展水平高,人口密集,劳动力需求量大,知识密集,人才聚集,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18075879935#:以论怎样带动贵州的发展写一篇650字的论文
店径咸: 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六五”计划中采用传统的沿海与内地“两分法”来反映这种差异性,到“七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以此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开发重点和生产力布局优先次序的依据;在“八五”计划中,中国...

#18075879935#:新三大地带“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
店径咸: 我国经济区域的重新划分提出了“新三大地带”方案,分别是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西部地带和远西部地带。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3个省份,以及港、澳、台地区,总体经济发达。面积虽仅占全国17.8%,但人口占比高达42.9%,人口密度高于全国平均。2003年,该地带贡献了全国63.6%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