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有几个县城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20
文山有几个县城~

截至2018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辖7个县(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
一、砚山县
砚山县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砚山县因县城附近“山势颇秀,其形如砚”而得名。县境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境内居住着汉、壮、彝、苗、回、瑶等十余种民族,属于国家级的贫困县。
县域总面积3888平方千米,山地面积占56%,丘陵面积占29%,盆地面积占15%。2013年砚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01406万元 ,县域经济在云南省排名第27,比2012年的65名前进38名。
二、西畴县
西畴县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据《西畴县地志》:“县属全境,分西洒、畴阳两区,取各区之首字,故命名曰:西畴县。”
西畴县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部,位于东经东经104°22′~104°58′、北纬23°06′~23°3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县境。西畴县地处云贵高原的南部边缘,地势北部和中部高,东南、西南低,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
三、富宁县
富宁县为云南省文山州下辖县。民国时期设富宁县,系因元时曾于此置过安宁州,后又将安宁州并入富州,故名。
富宁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与越南河江省接壤,东部和北部分别与广西百色右江、西林、田林、那坡、靖西五县(区)毗邻,西与文山州的广南、麻栗坡两县相连,地处两国三省十县结合部,国道323线贯穿县境,是云南通往广西、广东等沿海地区的重要门户。
四、马关县
马关县为文山州下辖县,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的县份。民国二年(1913年)时,因与贵州安平县同名,故改名。
马关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东与麻栗坡县相连,并与西畴县隔盘龙河相望,南与越南的老街、河江两省的箐门、新马街、黄树皮、猛康四县接壤,西南与红河州的河口、屏边两县毗邻,北与文山县交界。
五、麻栗坡县
麻栗坡县为文山州下辖县,“以附近出产麻栗树,而街市适建于山坡得名。“ 麻栗坡县位于云南省文山州东南部,东接富宁县、西邻马关县,北靠广南县、西畴县,南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河江省。县境内有国家级一类口岸1个,边民互市点14个和边境通道108条。

扩展资料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东南部,东与广西百色市接壤,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界,西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邻,北与曲靖市相连。地处东经103°35ˊ——106°12ˊ,北纬22°40ˊ——24°48ˊ之间。
东西横距255公里,南北纵距190公里,土地面积32239平方公里。国境线长438公里,州府文山市距省会昆明356公里。州人民政府驻文山市。
区划沿革:
1、1950年设文山专区,专署驻文山县。辖麻栗坡市及文山、砚山(驻江那镇)、丘北、广南、富宁、西畴(驻西洒镇)、马关等7县。
2、1955年麻栗坡市改设麻栗坡县。文山专区辖8县。
3、1958年4月1日文山专区改设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文山县。原文山专区所属文山、砚山、丘北、广南、富宁、西畴、马关、麻栗坡8县由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领导。撤销砚山县,并入文山县;撤销麻栗坡县,并入西畴县。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辖6县。
4、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军事管制,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取代州人民委员会。
5、1961年恢复砚山、麻栗坡2县。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辖8县。
6、1965年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改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州仍驻文山县,辖文山、广南、西畴(驻西洒公社)、麻栗坡(驻麻栗坡镇)、马关(驻马白公社)、丘北、砚山(驻江那镇)、富宁等8县。
7、1980年11月25日,将自治州革命委员会改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也先后恢复县人民政府。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麻栗坡县
百度百科=马关县
百度百科=富宁县
百度百科-西畴县
百度百科-砚山县
百度百科—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大理下辖大理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8个县以及漾濞、巍山、南涧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
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境内以蝴蝶泉、苍山、洱海、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



扩展资料
大理历史悠久,是云南最早文化发祥地之一。据文献记载,4世纪白族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散布了许多氏族部落,史书中称为“昆明之属”,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
前221年, 秦朝开始经营西南,在西南地区建立行政机构,自此开始中央王朝对大理的统治。
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发巴蜀兵数万人击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降汉,西汉王朝在“滇王”统治区设置了益州郡。
同年,汉王朝派郭昌、卫广往击大理地区阻挡汉使的“昆明”部落。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和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郭昌又两次率兵往击“昆明”部落,“后数年,复并昆明地”,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云南、邪龙、比苏4县,属益州郡管辖,从此大理地区正式纳入汉王朝的疆域。
东汉时期,大理地区隶属于永昌郡,原西汉时设置的叶榆、邪龙、云南、比苏四县不变,并新设置了博南县(今永平县)。
公元220~280年,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被称为南中,为蜀国的一部分。
公元265年西晋王朝建立,为了加强对云南的统治,泰始七年(271年)晋王朝把蜀汉设立的南中四郡分化出来,设立宁州。
南朝时期,中原正处于封建割据的局面,云南相继为宋、南齐、梁、北魏、西魏、北周统治。从当时云南的行政建置看,虽然朝廷更迭频繁,但基本上沿袭了西晋时期的建置体制,即州、郡、县三级制,州为宁州,郡、县的设置变化较大。
公元479年,肖齐王朝继刘宋王朝统治宁州,在肖齐王朝统治的23年内,先后派了四个宁州刺史和最后一个益、宁二州刺史。
据《南齐书·州郡志》载,今大理州地分隶于宁州之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永昌郡。云平(宾川)、邪龙(巍山、南涧、漾濞)2县属云南郡;东河阳(大理市凤仪)、叶榆(大理市喜洲)2县属东河阳郡;比苏县(云龙)属西河阳郡;博南县(永平)属永昌郡。
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杨坚派遣韦冲为南宁州总管,在云南设置了恭州、协州和昆州。
唐朝对大理地区的经营始于武德四年(621年),唐遣使到洱海地区招抚“昆明”蛮诸部。武德七年(624年),州都督府长史韦仁寿将兵五百人,到西洱河,“承制置八州十七县,授其豪帅为牧宰”。
据《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所载,唐初,今大理州地域分别隶属于剑南道的戎州都督府和姚州都督府。
唐初,今大理州地域内散见于史籍的州名有波州、蒙舍州、阳瓜州、沙壶州、河东州、越析州、浪穹州、邓赕州等。波州在今祥云县城一带;蒙舍州、阳瓜州、沙壶州在今巍山、南涧一带;河东州在今大理凤仪;越析州在今宾川县境;浪穹州、邓赕州在今洱源县境。
公元7世纪中叶,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较大的民族部落,史称“六诏”。六诏是:蒙舍诏、蒙巂诏、施浪诏、浪穹诏、登赕诏、越析诏。
公元8世纪30年代,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诏为一,统一了洱海地区,其地域据《新唐书·南诏传》所载:“居永昌、姚州之间,铁桥之南。”在此期间,南诏曾先后接受了唐朝委任的“刺史”、“台登郡王”、“云南王”、“南诏王”、“滇王”等封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理白族自治州辖1市11县,即:大理市、鹤庆县、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


相关问答:

#13276932366#:大理市有几个区几个县
称陶齐: 大理市下辖1个区和11个县,分别是下关区和大理县、漾濞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县、巍山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大理市位于云南省西部,是白族自治州的首府,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大理市不仅是云南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拥...

#13276932366#:大理有几个县城
称陶齐: 11个。根据大理的行政划分,大理州辖1市8县3自治县,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共11个县。大理位于云南西部,东邻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靠普洱,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相连,北接...

#13276932366#:大理有多少个县城
称陶齐: 大理有11个县。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是我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下辖大理市及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共11个县。大理州东临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和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全州...

#13276932366#:大理市有几个区几个县
称陶齐: 大理市下辖1个区和8个县,共计9个行政区划。其中,1个区为大理市城区,包括古城、下关、上关等地区;8个县分别为: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和洱源县。大理市城区是大理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城区内...

#13276932366#:云南大理有几个县城
称陶齐: 11个。根据查询大理州人民政府官网显示,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共11个县。

#13276932366#:大理有几个县城
称陶齐: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理白族自治州辖1市11县,即:大理市、鹤庆县、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

#13276932366#:大理有几个县城
称陶齐: 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偏西区域,作为云南省重要的地级行政区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多个县级行政区,具体包括大理市和11个县。这些县级行政区各自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如鹤庆县的银器工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彝族文化等。大理...

#13276932366#:大理有多少个县城
称陶齐: 大理白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和11个县**。大理,这个地方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瑰宝,不仅以美丽的洱海和巍峨的苍山闻名,在行政区划上也有其独特的设置。从行政级别上看,大理市是该州的首府,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具有重要的行政、经济和文化地位。而其他11个县,包括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等...

#13276932366#:大理有几个县。 是那几个
称陶齐: 大理下辖大理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8个县以及漾濞、巍山、南涧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地跨东经98°52′~101°03′...

#13276932366#:大理有哪些县城
称陶齐: 11个 有南涧异族自治县 魏山回族自治县 漾濞彝族自治县 弥度县 祥云县 宾川县 鹤庆县 云龙县 永平县 洱源县 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