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大金塔作文300字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19
德宏州芒市第三小学作文我的校园~

芒市第三小学是云南省实验小学、云南省一级示范学校、云南省文明学校和文明单位、云南省绿色学校、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云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云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德宏州“三生教育”示范学校、德宏州德育示范校、德宏州教育改革先进单位、国家级“平安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融学园、花园、乐园于一体的市属城区小学。目前,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备,教育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现学校占地14000㎡,校舍建筑面积6609㎡。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65人,教职工112人。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州级骨干教师3人,州级教坛精英3
人,州级教坛新秀1 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教坛新秀 3人,校级骨干教师33人。

学校在创建特色,打造品牌过程中,始终遵循“激发主体,主动争彩”的办学理念,以实施“争彩教育”为工作重点,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服务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宗旨。经过历届三小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形成了自己办学特色,构建了具有教育特色、适合三小发展的校本研修模式,制定了争彩教育思维导图。在“121”团队研修模式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实施“131”争彩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着力打造“真实、生命、开放、有效”的争彩课堂。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更加关注人格与智慧的培养,“让优秀成为习惯,让争彩伴我一生”成为全校师生的铮铮誓言。

学校致力于走内涵发展,多元发展之路。以校本课程诵读、声乐、舞蹈、篮球、书法、绘画、科技等兴趣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四节四活动”即读书节、艺术节、科普节、体育节及大课间、体育俱乐部、“五彩书韵”课本剧和校本活动。为学生展示自我,增强自信搭建平台,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发挥,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充分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快乐,为打造云南省现代教育名校奠定了坚实基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使学生快乐学习,主动为童年争彩,三小人为之付出片片心血,流出串串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的芒市三小正沿着
“师有专长、生有特长、校有特色”的方向发展,逐步由示范校向现代校跨步迈进。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云南省下属的地级行政区,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面积1.15万平方千米,辖芒市、瑞丽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州人民政府驻芒市。东面与保山市相邻,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缅甸包围,故这五个县级单位当地人又俗称“外五县”。“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
2010年德宏州常住总人口121.1,有傣、景颇、汉、僳僳、阿昌、德昂等民族。1953年7月建立德宏泰族景颇族自治区,1956年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人民政府驻芒市芒市镇。

酒泉地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东连张掖,西临新疆,南连青海,北界内蒙古。东西长约68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全区共辖酒泉,玉门和敦煌三市和金塔,安西,苏北,阿克塞四县,地区行署驻酒泉市。全区共人口100万人,24个民族。这里事故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片充满神气魅力和无限生机的热土。
关于酒泉这个成名,说起来还真是与酒有关。相传,西汉年间,名将霍去病去西征匈奴,在此大获全胜,汉武帝派人送来一坛美酒犒赏三军,但酒少人多,不足分配。于是,霍去病命人将酒倒入泉中,与将士一起开怀畅饮。从此名扬天下。
酒泉特产夜光杯,提起夜光杯,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大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正是因各为王翰的诗句,使夜光杯扬名。夜光杯造型别致,质地光洁,薄如蛋壳。绿的夜光杯“一处余地”,白的“凝脂结霜”。在盈盈的月光下,倒


相关问答:

#17598022825#:芒市大金塔作文300字
谢农浅: 东西长约68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全区共辖酒泉,玉门和敦煌三市和金塔,安西,苏北,阿克塞四县,地区行署驻酒泉市。全区共人口100万人,24个民族。这里事故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片充满神气魅力和无限生机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