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家人烧的钱是怎么送到他手上的呢?
人死后家人烧的钱有专门的鬼差送到他手上。
关于烧纸钱,有这样一种说法——死去的人能100%得到的,是他断气的一刹那,人们烧给他的三斤六两纸。
由于是人掉气后烧的,这个钱也叫落气钱。烧这个钱有讲究,得由其亲近的人,跪在身边,一张张慢慢地烧,烧的时候小心翼翼,避免风吹,避免呼吸把纸灰吹散,纸烧完,要将所有灰一点不漏地收集起来,包好。将一起埋在死者身边。老辈子都说,这个钱带着活人和死人之间最后的亲切的关联,是在死者的灵魂的注视下烧的,烧一张他领一张,没有任何干扰,他能点滴不漏全部带走。
同时,老一辈也说,烧落气钱,一定要用黄表纸,只有这个东西最通人气,下面的才认。其原理,大概可以理解为电影《无双》里拍到的美钞的专用纸——无酸纸。因为有特别的区分,烧出来才有效。
烧的钱也跟人世间印钞一样,需要印一下。印钞的模板,就是时下通用的货币,古时候打成铜钱一样的串串,现在则是用百元大钞,比着黄纸正反量一量。要想印出来有用,在印时得将真的钞票在嘴边哈一口气。所谓人活一口气,给黄纸渡了这一口气,它才能穿过两界送到亡人的手里。
一边烧一边呼喊亡者,说XX,来领钱,这场仪式就算是完成了。一般来说,人死后要烧这样几次钱。除了落气钱以外,另外还有买路钱,封包。
买路钱,是用来给亡者开路的。这个钱只属于孤魂野鬼,因为伴随亡者的离世,萧条已久一穷二白的孤魂野鬼都赶过来,想抢点东西。据说亡者的德越薄,前来抢东西的孤魂野鬼越多,他们很野蛮很凶,搞不好会把刚刚离世的亡者的魂魄整得很惨。
所以买路钱很重要,要备得多多的,由法师做庄严肃穆的法事,在前前后后各个岔路,焚香点烛,一路地烧将过去。烧的时候,别回头,以防火焰低的人看到百鬼抢钱吓到。所谓火焰,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气神爆满就火焰高,看不到邪祟,反之就能看到。
大晚上烧买路钱,场景颇为摄人:漆黑无底的黑夜中,一长串红灯灯如蛇眼的香头,烧出来的纸钱一闪而逝。而且确实奇怪,那个纸钱燃得比一般的纸要快得多,真像有人在边上抢一样。
封包,是印好的纸钱,一包一包如信封一样扎得鼓鼓囊囊的,上面写着人名。不过这人名不全是亡者本人的,有相当一部分是跟亡者有关的已经过世的亲属的名字,意思就是亡者初次过去,跟亲戚们要发红包,犒劳犒劳他们。扎扎实实的封包,有好几大背篓,半天烧不完。
封包是仅次于落气钱,能够被亡者拿到的,因为封包要有法师盖章,也算是得到官方认可的纸钱。正因如此,在法师团队的选择就必须慎重,假如选到了一个便宜的吃白食的团队,他们手里的章没公信力,盖出来没用,这个钱烧出来没用,亡者是要被那边的亲戚朋友拳打脚踢的。
我听过一个故事,说的就是有个一直很不孝的人,生前对父亲很差,死后法事做得太简陋,老爷子得不到钱,天天给他托梦纠缠他,说自己在对面被亲戚打残了,眼睛都打瞎了一只,然后天天要儿子给重新烧钱配眼镜,骚扰得这个人寝食难安,夸张到据说其父亲的魂魄大白天在屋里翻箱倒柜发脾气,弄得满屋子哐哐响。最后这个不孝子只好花大价钱请了新的法师,烧了好大一笔钱还有眼镜过去,遂安宁。
封包太多了,而亡者初次过去,灵魂轻浅无力,并不能很快地搬走,故而烧封包的那一小坨地,要好好给他连纸灰覆盖好,三年中不翻不动,过了三年,就没问题了。
人死如灯灭,做完法事,平常时候,是不用烧钱的,不过清明春节中元节,也可以给他烧一点。但这些时候,祭祀的意义更大,也就是默存一念,互报平安。钱他不一定得到,一则同样有孤魂野鬼趁这个时候早早等着抢钱,二则人家在下面也有自己的生活作息,你早上去烧钱,说不定人家前一晚喝醉了酒还没醒呢。
说到这里,怎么烧,怎么得到的大概是给你说清了。不过这篇文章并非只是想简单介绍一下流程,对于我来说,得不得到其实无关要紧,这就像你投简历一样,你投了一定能拿到那份offer吗?也许永远拿不到。但是烧纸是可以维系生人与亡者的那份日益稀薄的记忆的。
特别是人年纪越来越大,越来越孤独,会发现,在没有任何依靠和安慰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烧纸,找到自己与父母倾诉的借口通道,把纸钱点着,看着那一缕缕淡淡的烟,莫名就心安了,那时候人会懂得什么叫香火情,什么叫至死不渝。
我始终觉得,烧纸是一个很温暖,很有意义的存在。我不信鬼神,但我相信,只要我还在,我还记得,我的父母就永远还活着,就永远还富足。也相信,只要他们的坟墓还在,他们的骨殖还在,我就永远还有靠山,就永远还有归属。
相关问答:
#15282136486#:为什么有的人死后亲人要在他的手里放钱呢
晁杰崔: 应该是风俗……估计是可以贿赂鬼差,在黄泉路上可以照顾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