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武林:民国真正的5大武林高手,谁才是武林第一?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20
~

逝去的武林:民国真正的5大武林高手,谁才是武林第一?

民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不仅有文人墨客,而且还有很多武林高手。民国时期被翻拍作品最多的两位就是黄飞鸿和霍元甲,黄飞鸿是南派武术的代表人物,霍元甲是北派武术的代表人物。二人算是武术界中两个典型的代表,其实民国武林高手很多,此二人并未能进入前三甲,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下民国时期五大武林高手。





1、叶问

叶问(1893-1972年),佛山桑园叶族人,被入选世界纪录协会,被称为“世界咏春拳第一人”。七岁时,叶问便拜师入陈华顺门下,并成为其关门弟子。华公逝世后,叶问再随师兄吴仲素钻研拳技。叶问16岁那年,赴港求学外文。




正如热映的电影《叶问》所展示的,抗战期间,叶问的过人功夫被日本宪兵队闻悉,欲邀请担任宪兵队的中国武术指导被拒之后,指派技击高手与叶问比武,言明若叶问被打败则听命差使,叶问在无法拒绝的情况下,只好接受比武。叶问打赢之后,在众人的掩护下逃走。后来,叶问担心激怒日本军阀,暂离佛山,后因政治原因脱离大陆,于1949年冬再次来到香港正式开馆授武。

叶问以一人之力,把咏春拳推广到世界各地,故被门人推举为“一代宗师”。




2、霍元甲

霍元甲(1869-1910),字俊卿,霍元甲幼时体弱多病。其父霍恩第是名显一时的秘宗拳师。他担心元甲习武日后有损霍家名声,拒不授艺于他。但元甲志存高远,他日日留心,处处参察,偷艺于父传兄弟之机。苦练于舍外枣林之僻。后为父知,受责。元甲保证绝不与人比武,不辱霍家门面,方准父兄一起习武。




元甲天资聪颖,毅力惊人,功艺长兄亢进,在兄弟之中出类超群。父见此,一改旧念,悉心传艺于他。后元甲以武会友,融合各家之长,将祖传“秘宗拳”发展为“迷宗艺”,使祖传拳艺达到了新的高峰。1910年9月,日本柔道会会长率十余名技击高手与霍较艺,败在霍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间见霍呛咳,荐日医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于9月14日身亡。终年42岁。后上海精武会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东阁任教。各地分会相继分起。




3、董海川

董海川生于清代嘉庆年间(1797-1882),河北省文安县米家坞人,幼年喜学各家拳术,及长访师江南,董海川下山后来到了京城,经人介绍于京师肃王府中任杂役。

在一次王府的比武中,董海川端着盘子从众人身后跃到前面,救下被王府护卫首领沙回回(因为是回族人,姓沙,所以人们叫他沙回回。此人心术不正,但铁砂掌功力极高,董海川弟子马维褀与其切磋,被其掌力暗劲伤到后腰,当时无事,三天后重伤不治身亡。当然沙回回也没有好下场,这是后话。)从擂台上掷下的对手,从而被肃王得知王府还藏有如此高手。董海川随即在场上表演了几样绝技,掌劈石磨、贴墙画等,据说最后一样绝技是绕树转掌,越转越快,最后脚下离地转树一圈,称为凌空八步。




4、杜心五

此人出生于1869年,他也有一个称号,此人的称号更霸气,叫做南北大侠。此人是一位外功与内功都非常厉害的人,何为内功?就是说有的为了练武术,是强了筋骨,但是却伤了内脏。此人内功很厉害,所以他的身体很好,他活了整整八十四岁,此人是在打坐的时候很安然的离世的。杜心五曾经保护过孙中山,还有多个革命党人关系身后,因为他就加入当时的同盟会。




5、黄飞鸿

黄飞鸿(1847-1924),广东南海人,岭南武术界一代宗师,有“虎痴”之雅号。

飞鸿五岁从父习武,12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广东十虎之一)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黄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黄麒英谢世,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




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伐,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黄飞鸿经不起沉重打击,因而忧郁成疾,是年冬天不治去世,终年77岁。其生前弘扬国粹、匡扶正义、见义勇为、扶弱助贫、济世为怀的风范,在武术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轶事,被世人广为传诵。




相关问答:

#13210673320#:逝去的武林:民国真正的5大武林高手,谁才是武林第一?
蔡鹏胖: 民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不仅有文人墨客,而且还有很多武林高手。民国时期被翻拍作品最多的两位就是黄飞鸿和霍元甲,黄飞鸿是南派武术的代表人物,霍元甲是北派武术的代表人物。二人算是武术界中两个典型的代表,其实民国武林高手很多,此二人并未能进入前三甲,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下民国时期五大武林高手...

#13210673320#:逝去的武林
蔡鹏胖: 《逝去的武林》是一本讲述民国武术界回忆的书籍,以下是对其主要内容的解答:1. 书籍背景与内容概述: 背景:中国武林近年面临信任危机,传统武术实战水平受到质疑,这促使人们思考真正的中国武术及其历史。 内容:本书通过武术家李仲轩的回忆,讲述了民国时期中国武林和武术家的发展情况,特别是以李仲轩及其...

#13210673320#:逝去的武林的作者简介
蔡鹏胖: 李仲轩(1915~2004),名軏,字仲轩,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的弟子,武林名号“二先生”。其父系和母系均为京津地区的官宦大家族,因遵守“武林人士不能有官场身份”的门规,放弃做官机会。34岁自武林退隐,晚年在北京西单的一家电器商店看门为生。因遵守与尚云祥的誓言,一生未...

#13210673320#:逝去的武林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蔡鹏胖: 下载文件:|逝去的武林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发私信了,不懂的再问我

#13210673320#:逝去的武林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蔡鹏胖: 逝去的武林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第二节、乃知兵者是凶器唐传形意拳严守古法,保留了传统中的几项杂技,名为杂技,因为是打人冷不防的技巧,比如擒拿。在唐传形意拳中,用手去拿人,叫大小缠丝,用胳膊去拿人,叫野马分鬃,用身子去拿人叫懒驴卧道。用整个...

#13210673320#:如何评价李仲轩的《逝去的武林》?
蔡鹏胖: 然而,随着徐皓峰的名声大噪,模仿之作层出不穷,但往往缺乏深度和历史积淀。相比之下,李仲轩的原著凭借多年访谈积累的丰富内容,无疑更具说服力。尽管风潮一时,但那些草率模仿的作品很快便趋于平寂,无法达到《逝去的武林》的高度。令人意外的是,《逝去的武林》还激发了网络文学领域的新潮流——“国术...

#13210673320#:逝去的武林作者生平
蔡鹏胖: 李的师父们,如唐维禄、尚云祥和薛颠,他们是民国武林的杰出代表,其地位堪比美术界的张大千和徐悲鸿。李的著作不仅展示了武术的技术和智慧,更体现了中国武人的侠义精神,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李的笔下,武术与道家文化得以交融,弥补了武术与道学分离的遗憾,揭示了武术进阶的无尽可能。他提及...

#13210673320#: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的内容简介
蔡鹏胖: 这是口述历史纪实文学《逝去的武林》的续篇,介绍著名武术家李仲轩的家人家事及武术渊源,以及对民国时期天津国术馆馆长、著名武术大家薛颠发明的象形术武学进行研究,并涉及李家与一些近现代文化名人的交往,如康有为、胡适、徐悲鸿、秋瑾等,对武术爱好者、文史研究者有较强的号召力。出版后将打入港台市场,...

#13210673320#: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内容简介
蔡鹏胖: 这部作品是《逝去的武林》纪实文学的后续篇章,关注焦点转向了著名武术家李仲轩的家族和个人经历,以及他与民国时期天津国术馆馆长薛颠的象形术武学研究。文章深入探讨了李家与那些历史上的文化巨匠之间的联系,如教育改革者康有为、著名学者胡适、画家徐悲鸿以及女革命家秋瑾,为武术爱好者和文史研究者提供了...

#13210673320#:逝去的武林
蔡鹏胖: 解读《逝去的武林》这本书,这是武术家对民国武术界的回忆。中国武林在近年深陷信任危机,传统武术实战水平受质疑。普通拳击散打运动员轻易打败门派掌门人,一些所谓的名家大师发布无厘头视频。这让人思考真正的中国武术是什么?谁是真正的习武之人?整个武林历史是否虚构?带着这类困惑,这本书多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