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的诗句有哪些?
池水变绿色,池芳动清辉。寻芳弄水坐,尽日心熙熙。 ——《春葺新居》 唐代:白居易
风柳细条黏不得, 春溪绿色蔽应难。——《叙雪献员外》 唐代:方干
沟远流声细,林寒绿色迟。庵西萝月夕,重约语空期。——《寄崇圣寺僧(一作关山寄诗赠清越)》 唐代:曹松
揉蓝绿色曲尘开,静见三星入坐来。 ——《褰帐》 唐代:佚名
绿色吴笺覆古苔。濡毫重拟赋幽怀。杏花帘外莺将老,杨柳楼前燕不来。 ——《鹧鸪天》 宋代:李从周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五代:李煜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 宋代:陈克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清代:纳兰性德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宋代:贺铸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宋代:贺铸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五代: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译文:春风吹回来了,庭院里的杂草变绿了,柳树也生出了嫩叶,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继续来到人间。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先秦:佚名《绿衣》
译文: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宋代:陈克《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译文:绿草丛生的围墙,环绕着长满青苔的庭院。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清代:纳兰性德《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译文:又来到昔日折柳相送友人的故地,骑马默默垂鞭徐行,心绪沉沉惝恍迷离,在无望的秋思之途踏行。衰草无边已了无生趣。大雁远去关塞遥远。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宋代:贺铸《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译文:绿色纯粹,盛春时节的绿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浓烈春意触近柴扉。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宋代:贺铸《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译文: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一见到绿茵芳草,便觉得是她穿着绿罗裙飘然而降,无限深情的眷恋也因此稍有依托。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先秦:佚名《采绿》
译文:整天在外采荩草,采了一捧还不到。我的头发乱蓬蓬,赶快回家洗沐好。
小绿间长红,露蕊烟丛。花开花落昔年同。--宋代:晏几道《浪淘沙·小绿间长红》
译文:小小的绿荫丛中,开着嫣红的鲜花;阴露滋润着花蕊,隐约地娇羞地藏在迷蒙的薄雾之中。花开花落,年年都是一样的。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宋代:周邦彦《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
译文:秋景萧条,客子秋心寥落,正如杂草凋敝穷竭至极的台城。身处异乡又正逢晚秋心中悲中逢悲,更添伤感。
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宋代:晁补之《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
译文:正是三月暮春时节,水边平地上长满了青草,一片暗绿。花儿已开始凋谢,没有一丝风,船帆也都卷起来了。
绿色的诗句具体介绍如下:
1、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5、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诗词解析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
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