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空饿死”的出处是哪里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20
~ “伯夷叔齐空饿死”出自宋代汪元量的《余将南归燕赵诸公子携妓把酒钱别醉中作把酒》。
“伯夷叔齐空饿死”全诗
《余将南归燕赵诸公子携妓把酒钱别醉中作把酒》

宋代 汪元量
我把酒,听君歌。
美人娟娟花灼灼,月照金樽光绰约。
有酒有歌君亦愁,把酒听歌君亦乐。
我有鹦鹉杯,君有鸬鹚杓。
一杯一杯复一杯,酒尽还沽共君酌。
我把酒,听君歌。
天不荒,地不老,人生百年休草草。

对花对酒且高歌,盖世功名亦枯槁。
满堂金玉守者谁,万事何如酒杯好。
君不见巢父许由空洗耳,伯夷叔齐空饿死。
范蠡扁舟挟西子,五湖风浪兼天起。
又不见相如怀璧空归来,廉颇善饭何壮哉。
谢安携妓入东山,苍生望望霖雨乾。
把酒劝君饮,请君为我歌。
燕昭筑台金满地,郭隗登台多意气。

刘琨梦里起听鸡,班超万里封侯归。
吾不见浣花溪头老翁哭,白首为儒守茅屋。
作者简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原题】:
余将南归燕赵诸公子携妓把酒钱别醉中作把酒听歌行


相关问答:

#17723182036#:文言文伯夷叔齐翻译
狄蚀虏: 遂饿死于首阳山。 出处:《史记》——西汉·司马迁 扩展资料 《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 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

#17723182036#:商周时期仁义典范“伯夷”与“叔齐”的生平事迹是怎样的?
狄蚀虏: 伯夷叔齐之死 伯夷叔齐的故事发生于商朝末年,自古以来备受古代先贤盛赞、被誉为是品格高尚的隐士高人,在经典的著作中也多处提及伯夷叔齐的典故,例如《论语》、《孟子》、《庄子》等。论语中的伯夷叔齐 关于伯夷叔齐之死,《史记》中记载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采薇饿死,足见伯夷叔齐惊人的意志与坚守,...

#17723182036#:求陶渊明《感士不遇赋》白话文解读
狄蚀虏: 行义:指伯夷、叔齐行义。事见《饮酒二十首》其二注(2)。(62)若兹:像这样。指颜回家贫早夭,伯夷叔齐饿死。斯言:此言。指“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之语。虚陈:空言,徒说。《饮酒二十首》其二:“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与此处意同。 (63)旷世:犹旷代。绝代,世所未有。涩:阻滞...

#17723182036#:冰清玉洁比喻一个人什么
狄蚀虏: 冰清玉洁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是指像冰那样清澈透明,像玉那样洁白无瑕。1、成语出处:出自《新论·妄瑕》:“伯夷叔齐,冰清玉洁,以义不为孤竹之嗣,不食周粟,饿死首阳。”2、成语寓意:“冰清玉洁”这个典故表现了伯夷、叔齐兄弟两个人品高尚,为了守义而逃出孤竹国主动放弃国君继承权...

#17723182036#:“玉洁冰清”的意思是什么?
狄蚀虏: 玉洁冰清,是汉语的一则成语,语出东汉·桓谭《新论·妄瑕》。这则成语意思是指像玉那样洁白,像冰那样清净;形容人心地纯洁,品行端正。其结构为联合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状语。伯夷叔齐,冰清玉洁,以义不为孤竹之嗣,不食周粟,饿死首阳。”(东汉·桓谭《新论·妄瑕》)后人据此提炼出“玉洁...

#17723182036#:《伯夷列传》注释加翻译 《伯夷列传》原文
狄蚀虏: 终于饿死在首阳山中。从这些记载来看,伯夷、叔齐是怨呢,还是不怨呢?有人说:“天道并不对谁特别偏爱,但通常是帮助善良人的。”像伯夷、叔齐,总可以算得上是善良的人了吧!难道不是吗?他们行善积仁,修养品行,这样的好人竟然给饿死了!再说孔子的七十二位贤弟子这批人吧,仲尼特别赞扬颜渊好学。然而颜回常常为贫穷...

#17723182036#:“求仁得仁”一词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典故吗?
狄蚀虏: 求仁得仁意思就是说,付出了仁德就会得到仁德,是说的古时候的贤人伯夷和叔齐兄弟,认为邹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以吃他的粮食为耻,最后饿死在山上,后来人们称他们是,为求仁德,不惜艰难,毫无怨言。伯夷叔齐是商朝时候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在孤竹君还没死的时候,本来想把位子传给他的小儿子叔齐来当...

#17723182036#:求伯夷颂原文
狄蚀虏: 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15)。殷既灭矣,天下宗周(16),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17)。繇是而言(18),夫岂有求而为哉(19)?信道笃而自知明也。今世之所谓士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20);一凡人沮之(21),则自以为不足。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22)。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余故曰:若...

#17723182036#:《诗经·采薇》的全诗解释
狄蚀虏: 伯夷和叔齐在商亡后隐居首阳山,身无一技之长,又死倔着不吃周武王送来的粮食,采薇为食,终于饿死。临死前作了一首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与嗟徂兮,命之哀矣。” 这是关于采薇最早的记录。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这是两个固执到...

#17723182036#:长歌怀采薇的意思
狄蚀虏: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因此古代“采薇”代指隐居生活,而并非建功立业的抱负原文。2、表达了作者在现实生活里的苦闷孤独惆怅和抑郁出处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野望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译文傍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