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湘江风光带的河东十景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20
株洲湘江风光带的河西十景~

(河东拥军路到天元大桥)历史的承载——景观设计方案应围绕体现建宁文化,通过改造建宁古码头、鲁班殿和重建分袂亭,集中展现建宁历史和株洲本土民俗文化。在此段堤外滩涂增设二级平台,拓展活动空间,提高风光带的亲水性。 (一水厂以南区域)生态保护区。保护现有植被,围绕“行走于森林”的主题创意,新建一条沿江步道,形成林荫散步道。 (河西凿石山至枫溪大桥)1)资福寺:以体现宗教文化为主,结合周边环境,形成理想的人文空间,逐步发展成为著名的宗教文化活动场所。2)诗圣亭:据考证,杜甫曾三次泛舟湘江,在株洲(唐时属湘潭县)作诗10首。为了纪念诗圣,规划在凿石山新建诗圣亭,亭与山、水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 (河西中心医院到天元大桥)“生态水岸”和“生活水岸”的重点展示区,突出“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保护好原有驳岸林地的基础上,滩地上形成以湿地为主的生态岸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主要景点有: 1)芳洲鹭影运用湾池技术,在原有河滩地进行生态修复,形成沿河湿地(水洼或者水泡),营造植物繁茂的鱼虾和鸟类栖息地,使之成为长株潭生态岸线建设的典范。2)绿野仙踪保护原有驳岸林地,不作过多雕饰,主要是营造宁静氛围,形成原生态植物景观。在密林中设置木栈道,创造心旷神怡、接近大自然的环境体验。3)露天电影在风光带中设置露天电影院。为了实现对城市低收入阶层和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 “精神生活最低保障”, “政府请客看电影”将成为风光带最为重要的节庆活动之一。 (河西体育中心和河东石峰公园区域)石峰山下有故事——以体育中心的飘带为龙身,通过新建的龙吟台、水中航标灯、石峰山蜿蜒的山路景灯,串联形成蛟龙过江之态,并在石峰山上新建一个意寓“龙抬头”的空中餐厅,眺望全城,形成“河西龙盘卧,河东龙抬头”之势。同时在石峰公园沿江的山顶上新建云峰塔,共同构建城市跨江大景观,成为株洲夜景的主要标志。留长江北路边现有的山体(起名卧虎岭),在河西形成虎踞龙盘之形,在山上建观景平台,使这里成为欣赏蛟龙过江、龙抬头、云峰塔整体景观的最佳观景平台。 (河东电厂到白石港)电厂改造为工业遗迹的文化复兴区。将电厂烟囱改造成标志性景观构筑物,电厂厂房改造成工业博物馆,煤棚改造为大型演艺中心,白石老街区改造成游船码头和文化娱乐的集聚地。 (河东白石港到贺嘉路)现代时尚生活的魅力港湾。将麻纺厂改造成soho生活聚落;将白石港打造为株洲的“清溪川”——白石水韵;将永利码头改造为集跳蚤市场、、休闲娱乐、儿童活动、老年活动、运动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活力广场。(河东神农公园区域) (株洲大桥两岸桥头区域)“红动湘江”的三重理解:功能方面——“红”体现城市活力文化方面——“红”体现现代工业文明表现方面——“红动湘江”城市主题标志围绕株洲“现代工业文明”这个魂,营造现代城市的活力空间。主要景点有“红动湘江”主题标志——城市之门、金色沙滩、疏林草地等。1)疏林草地——河西滨江广场改造坡地部分营造大尺度的植物群落,现有建筑屋顶种植大片草地,同时间植富有层次的灌木以及浅根系乔木,结合微地形形成疏林草地的整体景观,舒展而大气。2)城市之门(待定)——城市主题标志。同时也是城市的观景平台,连接株洲大桥、滨江广场与滨水空间的人行天桥。3)金色沙滩——城市天然浴场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关闸蓄水后,湘江的水流更加平缓,因此规划建议在株洲大桥至天元大桥两公里范围内,恢复原有的天然沙滩浴场,使市民拥有一个具有浓厚热带风情的沙滩休闲区。 (河西尚格名城到嵩山路)。对应街区已初步形成的居住功能,围绕时尚生活的主题创意,建造各种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营造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多功能亲水公共空间。

我的故乡有一条江,也就是湘江.而在湘江旁建立着一个着沿江风光带.那里有着非常美丽的地方,像杜浦江阁、人文雕像、庭院、小空地……都很美丽.然而沿江风光带的早、中、晚时的景色各有不同.
早晨,露水还没有消失,到处露水闪耀.凉爽的风吹来吹去,鸟儿们在树上唱着欢快的歌儿,好像在说“早晨了,起来了,快起来.”老人们在沿江风光带打太极、跳健康操、舞扇、舞剑、散步、打球…….一阵阵音乐在沿江风光带响了起来.太阳出来了,露水消失了.树叶闪烁着阳光,绿色的叶子有了一点儿阳光.
中午,人们坐在亭子下下着象棋、五子棋……到处都听到棋子碰撞的声音.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到处响着.还有人打着陀螺(包括我在内).陀螺飞快的转着不时有一阵风吹来,给人们带来凉爽.风吹着江面,使长江的浪起得跟大了.江水翻滚着,阳光在水面上跳跃,湘江开始热烈了.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不是还有一艘艘船只行驶往来,十分忙碌.运沙船、大轮船……

2012年2月1日起,新鲜出炉的湘江风光带东岸(城区段)初步规划方案,开始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根据规划,株洲湘江风光带东岸(城区段)北起石峰大桥,南至天池路,全长约10公里,将打造龙抬头、白石水韵、神农眼、神农瀑、神农湾、银河天街、诺亚方舟、老株洲、彩翼坊、幸福岛等“河东十景”。按照计划,株洲湘江风光带东岸(城区段)年内将开工建设。 石峰段重点打造体现蛟龙过江,日月双塔意向的龙抬头景观亮点,除此之外还包括桥头公园、石峰公园西入口、水厂泵房改造和樱花大道四大景观节点。
将在石峰山临江山顶规划设置一个观景塔,取名“日塔”,与现有石峰山内侧的“月塔”共同形成“日月同辉”的景观格局。在“日塔”下方山坡处,规划一处由爬坡步道、流水瀑布和观景平台组成的创意景观——“龙抬头”,它与西岸体育中心的龙身相呼应,宛如一条若隐若现的过江蛟龙,遥望“日塔”,而西侧欧式风格渔街与其交相辉映。 白石水韵是由北侧的神农柱与演艺中心、南部的中轴线和码头、西侧的极限运动场和创意园以及东侧的白石人家构成的T字形景观亮点。
电厂烟囱改造为城市地标,命名为“神农柱”,功能上可做为时钟、生态塔或信息柱,并可进行节日烟火表演;演艺中心由煤棚改造而成;保留的大厂房改造为工业博物馆。 “神农眼”景区是以摩天轮为主要景点,以及麻纺厂老厂房、“水森林”以及永利码头“动力广场”构成的T字形景区。
摩天轮命名为“神农眼”,高度在120米以上,其独特的形态和夜景灯光的变化使其成为东岸新地标,同时为市民提供了观看湘江风光带更为开阔的新视角。作为一个必备的城市家具,“神农眼”是集观景、高档餐饮、商业等功能为一体,按市场化运作形成的联运综合体,该运营模式将确保“神农眼”今后能真正“转”起来。 神农湾定位为株洲中心区最高端的时尚酒吧街,建筑采用民国时期的砖构建筑结合现代材料处理的混合风格,外部空间采取因地制宜方式,通过地下室、地面层和二层连廊三层公共空间构成了立体街道,形成丰富的空间感受和热闹的商业氛围,打造株洲新天地。
同时,神农湾的二层连廊与神农公园、体育场、商业天街的步行系统实现无缝衔接,构建了风光带至建设路、七一路完整的公共步行廊道系统。 银河天街范围从七一路到中粮地块,长度为800米,是基于缓解交通压力,扩展活动空间而打造的核心景观。规划进行了方案比选:
方案一:架空平台采用曲线形态设计,流畅飘逸,随处可见的绿化和座椅、与希尔顿相对的咖啡茶座商业休闲空间,市民可以享受东岸的黄昏;与人民医院相配套的康体花园,更是开辟了吸引人气的运动场地、运动花园等,形成了可观、可赏、可停、可玩的极具活力的空间,成为市民活动的场所和纽带。
方案二“架空平台的采用方整形态,将沿江路全部覆盖,并在七一路、车站路等纵向道路与沿江路交叉口处设置椭圆形采光窗,将光线引入沿江路的同时成为该段的地标景观。二层大平台可作为特色休闲、文化展览和主题庆典活动,沿江灯柱可作为节假日烟火和喷泉表演用途。 范围从“银河天街”往南延伸至一水厂处,现状为自然滩地空间,采用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手法,通过斜坡绿化、大台阶等手段将城市空间逐步过渡到滨江水岸,人工沙滩、晨练广场、儿童游乐、露天剧场、草阶看台、花田、草滩各类人工和自然要素有机组合,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穿梭其中,人工场地与自然水岸在此交汇碰撞。
规划根据人流量的不同由中心段以广场活动空间为主的滨水空间,逐步过渡到近郊段以生态景观为主的滨水空间,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形成形态各异,层次丰富,功能多样的亲水空间,为市民营造都市水岸新生活。 “老株洲”是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俗风情的历史传统街区,是株洲特有的文化名片和旅游景点。它集邑庙、商铺、美食、旅游等为一体,全景展示建宁古镇一千年的历史文脉。空间布局上以建宁城门为核心,由西侧的游船码头、东侧的记忆水街和南侧的商业内街构成。
其中建宁城门参照古城门的形式由现状排渍站改造而成,西侧分袂亭和游船码头采用株洲老码头形式,表达古人依依惜别的景观意向,东侧记忆水街通过上层覆水的水景塑造和建筑立面的改造,营造“水、街、巷”的古镇风貌;南侧商业街区以鲁班殿中心,形成历史风貌街,其中布置了本地特产、芦淞服饰、醴陵瓷器等旅游购物商场。通过以上规划,最终形成以古街巷商贸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充分展现本土特色的株洲版“清明上河图”。 彩翼坊利用山谷幽静环境建设花谷,通过三类会所建设引入商务会议、休闲娱乐为主的综合功能。三类会所分别为综合性俱乐部,其独特造型的建筑形式与山谷水景相结合,形成入口标志景观;庭院式会所建筑,采用庭院式的布局方式与花谷景观相结合;独栋会所在北侧单独布局,掩映在枫溪山林间。
在彩翼坊南侧滨江地区规划一座望江楼,为市民提供登高望江观景点的同时丰富了枫溪段的天际线。 幸福岛结合现状滩地资源打造以德国风格乡村教堂为核心的婚庆基地。乡村教堂规划布局在沿江路北侧,与周边配套服务设施围合成欧式风格的入口广场,沿江路南侧布局一座大型婚庆酒店,采用与教堂统一的建筑形式,内部空间可满足200桌酒席要求,而跨过沿江路的鹊桥连接教堂和酒店两大区域。
外部景观上,滨江大草坪与沙滩的外部环境与德国风格建筑群相结合创造出浪漫氛围,在大草坪的顶端视景最为开阔处设计一座宣誓亭,新人在神父与亲朋好友的见证下表达爱的誓言。




相关问答:

#18596614785#:株洲湘江风光带的河东十景
爱新觉罗池古: 根据规划,株洲湘江风光带东岸(城区段)北起石峰大桥,南至天池路,全长约10公里,将打造龙抬头、白石水韵、神农眼、神农瀑、神农湾、银河天街、诺亚方舟、老株洲、彩翼坊、幸福岛等“河东十景”。按照计划,株洲湘江风光带东岸(城区段)年内将开工建设。 石峰段重点打造体现蛟龙过江,日月双塔意向的...

#18596614785#:株洲湘江风光带地址在哪里?
爱新觉罗池古: 其中,包括资福晓钟、花堤飞莺、蝴蝶谷、左岸香颂、林溪踏歌、平沙歩月、动力株洲、芳洲鹭影、琴桥寄远和云路放飞等十大景区。风光带内设施完善,全长10公里的休闲自行车道、12万平方米的沙滩活动区、别具风情的酒吧街、航模广场、露天剧场、极限运动场,水上纪念平台和各类体育设施等,为游客营造了一...

#18596614785#:株洲湘江风光带的河西十景
爱新觉罗池古: (河西凿石山至枫溪大桥)1)资福寺:以体现宗教文化为主,结合周边环境,形成理想的人文空间,逐步发展成为著名的宗教文化活动场所。2)诗圣亭:据考证,杜甫曾三次泛舟湘江,在株洲(唐时属湘潭县)作诗10首。为了纪念诗圣,规划在凿石山新建诗圣亭,亭与山、水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 (...

#18596614785#:株洲湘江风光带简介
爱新觉罗池古: 株洲湘江风光带,即株洲沿江防洪景观道路工程,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北起湘芸路,南至株洲航电枢纽进场公路(空洲岛),全长33.07公里,总投资额原计划为9.43亿元。该项目属于世界银行在华实施的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同时也是国家“十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湖南省发改委是项目的总业主。这条...

#18596614785#:他是谁在哪里拍摄的 - 取景地介绍
爱新觉罗池古: 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于2005年12月由国家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经过三年的建设,于2008年12月29日上午开园,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东部、湘赣交界地带,总面积193平方公里,分布有六大景区,五大类,80多处主要地质遗迹景观。株洲湘江风光带 一江两岸十景 株洲湘江风光带位于城市的湘江沿岸,其中河西城区段南起...

#18596614785#:湖南株洲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爱新觉罗池古: 湘赣水系分界线和发源地:位于炎陵县东北部,自然风光秀丽,是湘赣两大水系的分界线和发源地。景点众多:如落水源瀑布、珠帘瀑布、树抱石、黑龙潭等,每一处都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神秘色彩。株洲湘江风光带:“东方莱茵河”美誉:位于湘江沿岸,致力于打造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风光带。“一江两岸十景”结构:...

#18596614785#:株洲朗悦_值得买吗?
爱新觉罗池古: 芦淞区百亿服装产业圈环绕在侧,神农公园、东湖公园、沿江路河东十景尽收眼底,医疗、教育配套完善。株洲湘江段目前有7座大桥(已通车),在两桥之间,河东近几年没有大型高档住宅项目供应,株洲大美江景线资源的稀缺性可想而知。纵观沿江风光带,能称之为河东大美江景线的就在株洲大桥与天元大桥之间...

#18596614785#:湖南株洲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爱新觉罗池古: 树抱石、黑龙潭、桃花桥、石板滩、龙潭天河、万阳河峡谷风光、神农飞瀑等。3、株洲湘江风光带:位于城市的湘江沿岸,风光带将被打造成"东方莱茵河",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株洲湘江风光带打造出"一江两岸十景"的景观结构,将临江而立的山、港湾、寺庙等资源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风光带景点。

#18596614785#:株洲一日游必去景点
爱新觉罗池古: 位置:位于株洲市的湘江沿岸,河西城区段南起凿石山景区,北至石峰大桥。特点:株洲湘江风光带充分利用了自身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打造出“一江两岸十景”的景观结构。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还可以感受到株洲的城市风貌和文化底蕴。漫步在风光带上,可以欣赏到临江而立的山、港湾、寺庙等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风光...

#18596614785#:湖南株洲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爱新觉罗池古: 位置:位于城市的湘江沿岸。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成为”东方莱茵河”,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景观结构:”一江两岸十景”,将临江而立的山、港湾、寺庙等资源巧妙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风光带景点,适合散步和欣赏江景。以上景点各具特色,无论是文化爱好者、自然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