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的地区结构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20
我国如何优化投资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

本地资源和人口结构(包括素质)最优化,在各区域建立自身优势项目。例如:在内蒙古、新疆建立奶业基地就能成功。

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标志是:能合理利用资源;个产业部门协调;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能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能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等.根据以上概念进行思考全国各个地区(东中西三部分)各个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第三个时期是90年代末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企业到了全球市场化的重组整合期。这时由于资本市场的巨大变化,投机及违法性炒概念受到限制,所以大量的过剩资本在选择真正有价值的产业,选择真正有潜力的企业。而此时又恰逢国退民进的大好时机,导致金融资本、原有的产业资本、跨国公司资本、私人资本都在关注这次产业重组的机会。谁能在这一次机会中准确分析形势,找到企业真正的产业立脚点,谁就可能打造真正的百年老店。企业转型的3大模式根据和君创业研究咨询公司的研究,现在中国企业正处于转型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企业的转型不外乎以下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产业-产业这种转型模式的特点是:当企业在一个产业做到一定规模之后,由于原有产业的局限,没有太多的发展机会,于是在保留原有产业地位和规模的基础上,开辟另外的产业;或者完全放弃原来的产业,转向新的产业。配股分为有偿配股与无偿配股两种。1.有偿配股:公司办理现金增资,股东得按弛股比例拿钱认购股票。此种配股除权,除的是"新股认购权"。2.无偿配股:公司经营得法赚了钱,依股东大会决议分配盈余。盈余分配有配息与配股二法,配息是股东依持股比例无偿领取现金,一般我们称为除息。而配股则是股东依持股比例无偿领取股票。既称无偿,则股东无须拿钱出来认购。此种配股除权,除的是"盈余分配权"。一楼前辈说的是第一种,有偿配股。股东要花钱买新股,实际上却是公司印股票换钞票。当这种有偿配股蔚为风气时,股市扩容水分太多,行情将有急转直下之虞。台湾股市1990年大崩盘之前,就是前车之鉴。

GDP的地区结构:地区差异扩大
从经济总量来看,在1978年以前,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区GDP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为平稳。从1978年开始,上述三大地带所占的比重逐渐发生了变化,东部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中部和西部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特别是西部在1990年以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2005年,三大地带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为59:24:17。
从人均GDP的变化情况看,三大地带在发展中体现出来的差距就更加明显了。1978年以前,各地区的人均GDP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从1978年开始,东部的人均GDP增长明显快于中部和西部,而中部的增长又快于西部。2005年,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的人均GDP分别为22942元、11261元、9024元,不同地带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亚太、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论坛, 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会议。会议通过《上海共识》等文件,就推动加快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促进经济技术合作等中国长期推动的议程进一步达成共识,中国提出的开展宏观经济政策对话、加强地区金融合作等倡议也得到成员们的支持。 10加3经济论坛,与东盟互勉关税。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中,中国与东盟确立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目标,将农业、信息通讯、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和湄公河流域开发等5个领域确定为新世纪初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点领域,并就进一步加强双方政治对话和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等问题达成共识。
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严重。据测算,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达90%以上,甚至省内地市间的产业趋同化现象也很严重。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造成贫富差距扩大,不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目前我国的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不协调。二是近几年出口增长持续快于进口,导致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相关问答:

#18823342202#:中国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桓晏便: 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间产业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东部与中西部的经济差距日益扩大。产业结构趋同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尤其是在建国初期,随着第一产业的下降和第二、三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快速增长,GDP结构中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有所波动,服务业比重相对较低。经济结构中,第一、二产业比重较高,第...

#18823342202#: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地带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差异是什么?
桓晏便: 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显示出较强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动力。相比之下,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显示出工业化的显著进展。而西部地区则以第一产业为主,尤其是农业和畜牧业,这反映了该地区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东部地区也远超其他区域。东部地区...

#18823342202#:2020年我国四大地区三大产业结构
桓晏便: 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3、服务业。中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

#18823342202#:三大经济地带中三大产业的比重各占多少
桓晏便: 中部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为均衡,第一产业占比20%,第二产业35%,第三产业45%。这表明中部地区在农业和工业方面均有一定的发展,服务业也逐步壮大。西部经济地带的第一产业占比最高,达到31%,第二产业占比30%,第三产业占比39%。这说明西部地区在农业上有着显著的优势,同时工业和服务业也在逐步...

#18823342202#:中国经济的结构是什么
桓晏便: 中国经济结构的核心部分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主体是三大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近年来,中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二、区域结构 中国经济的区域结构表现为东、中、西和东北四大经济板块。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中西部...

#18823342202#:中国产业结构的地区结构
桓晏便: GDP的地区结构:地区差异扩大从经济总量来看,在1978年以前,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区GDP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为平稳。从1978年开始,上述三大地带所占的比重逐渐发生了变化,东部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中部和西部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特别是西部在1990年以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2005年,三大地带在GDP中的...

#18823342202#:中国不同产业主要分布地区在哪
桓晏便: 产业分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结构。中国的产业布局广泛而特色鲜明,受到地理、资源、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不同产业在中国的主要分布情况:1. 电子信息产业: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以及四川、陕西为主的西部地区最为发达,形成了多个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 ...

#18823342202#:我国的产业结构?
桓晏便: 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分为三个主要方面:产业类别、区域结构以及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这三个方面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产业类别涉及到了新兴工业的发展,这是基于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旨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结构的调整则强调了不同地区之间在产业布局上...

#18823342202#:高中地理必修三:产业结构与地域的关系?
桓晏便: 而中部的增长又快于西部。2005年,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的人均GDP分别为22942元、11261元、9024元,不同地带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参考资料: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特征http:\/\/wenku.baidu.com\/view\/e1f571bfc77da26925c5b037.html ;中国产业结构:http:\/\/baike.baidu.com\/view\/4502686.htm ...

#18823342202#:服务业主导型产业结构的典型地区是哪里
桓晏便: 一、一产区,如中国的长三角地区,代表了经济发达和工业化高度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完善的交通网络,产业结构以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二、二产区,如中国的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良好且工业化程度较高。虽然可能在某些领域具有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