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军队人数众多,为何依旧在战争中连战连败?
首先是金国宗室的问题,海陵王完颜亮还有后来的完颜雍等,都大肆杀宗室人,导致金国宗室的衰落,蒙古攻金时,金国皇帝是完颜永济就看出来是个多么窝囊的人了。铁木真都很鄙视他,可见一斑。而后来铁木真走了,即位的皇帝也只知道作乐而不思进取。
其次是金国内乱,金国一再战败,而内部也是动荡不安,先后有胡沙虎等人作乱,胡沙虎甚至杀死了皇帝完颜永济,可以说内乱使金国实力进一步削弱
再次就是金国长时间的相对和平,女真人都没有了建国时的骁勇善战了。
第四,可以说是将帅非人啊,野狐狸之战,金军统帅就是个不知兵的人,使得金军溃败。后来的徒单益丞相的许多建议都没有得到实施,若是实施了,不见得蒙古能赢啊,毕竟金国的实力可以说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蒙古却人少物少。
第五,就是成吉思汗善于用兵,将士用命,敢于杀敌,奋不顾身也很重要。
第六,我觉得是运气,野狐狸之战后,蒙古大军将战马散于田野,水边喂养,将士也休息,如果这时候去攻打蒙古,离开了战马的蒙古人当步兵不见得比金国步兵厉害多少,可是却没有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可以一战至铁木真死地的机会,算是上天的安排吧。
在巴尔干战区和高加索战区,俄军也多次击败土军。英俄反土联盟崩溃之后,俄国于1807年8月与土耳其签订了停战协定,但1809年春战火重燃。俄军与阿塞拜疆民团和格鲁吉亚民团在高加索战区协同作战,将土军逐出波季和苏胡姆-卡列,同时还占领了阿哈尔卡拉基要塞。普罗佐罗夫斯基元帅率俄军8万人,在拥有140艘舰船的多瑙河区舰队的配合下强渡了多瑙河,夺取了伊萨克恰、土耳恰、巴巴达格、默钦、伊兹梅尔、布赖洛夫等要塞。
1810年5月,俄军在新任总司令卡缅斯基将军的指挥下,占领了帕扎尔吉克、锡利斯特里亚和拉兹格勒诸要塞。在9月7~8日巴蒂纳战役中,土军败北。9月,鲁舒克要塞和茹尔扎要塞的土耳其驻防军投降。1810年10月29日,俄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夺取了洛佛奇,但很快又将其放弃;1811年2月10日以猛攻的方式再次攻克该城。
1811年初,俄国由于面临拿破仑军入侵的威胁,被迫将多瑙河集团军一部调往西部边境。兵力几乎减少一半的俄军开始由库图佐夫指挥。他在7月4日鲁舒克战役和12月5日斯洛博德泽亚地区的交战中迫使土军投降,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由于库图佐夫具备高超的外交艺术,土耳其才签订了布加勒斯特和约。和约规定比萨拉比亚和西格鲁吉亚并入俄国的版图。拿破仑在1812年卫国战争前夕失去了土耳其这一盟友。
在1806~1812年的俄土战争中,陆海军在战略上协同作战的新经验,以及夺取要塞、包围敌人的经验丰富了俄军的军事学术。
宋朝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军队战斗力却不是很强。
宋朝是一个由五代十国结束后的一个朝代,具有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重要朝代。南北两宋共三百一十九年。宋代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教育水平、科技发展一个空前绝后的时代,但是虽然如此,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却与其强大的国力相差甚远,就我来看这其中应该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政策原因。
宋朝普遍重文轻武,重内轻外。宋太祖在开国之后,为防止像唐朝一样出现藩镇割据与中央抗衡的局面,处心积虑的使兵将分离,对于武官可谓是戒心很重,十分重用文官,并且不断充实中央禁军,不断削弱地方的军事实力。最致命的是宋朝开辟了关防军队轮番驻守的先河,这也很容易导致戍边军队战斗力不足,并且掌握军队领导权的大多为文官,这使得宋朝军队战斗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二:制度原因。
宋朝机构臃肿,官员众多,逐渐的形成了涌兵涌官的乱象。虽然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但是因为设立的机构较多,行政效率并不高,政令下达的不够及时,也导致在经历一些大战役时中央与前方将领出现脱节现象。
其三:地理位置原因。
两宋时期,宋朝北面有辽,西北有西夏,西边有吐蕃,还有周围的一些小国家,使得宋朝边境经常发生战乱,要知道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可不容小觑,从汉到唐,中原国家无数的将领派去边疆平定叛乱,无论是哪一次战役要想获胜都极为不容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宋朝军队大多数为步兵,这也大大增加了战胜游牧民族铁骑的难度。
其四:人才原因。
一个好的将领能顶成千上万的普通士兵,像北宋的狄青、曹彬、南北两宋交替的岳飞、韩世忠、南宋的孟珙都是宋朝的名将,在他们出现的时候,军队战斗力可谓是井喷式上升,所以,如果一定时期里人才将领缺乏也会影响军队战斗力,使得在战役中取胜困难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有不对的欢迎大家对我进行更正,如果觉得有道理欢迎大家点赞呀!
因为摊上的都是没啥军事头脑的皇帝,宋朝历代皇帝多注重文臣,瞧不起武将。
本来宋徽宗是想借大金的势力收复燕云十六州,但他在给使臣的御笔信里,却写成“燕京并所管州城”。这样,宋金双方于 1120 年达成“海上之盟”。 盟约规定:金军攻辽中京,宋军攻辽燕京(今北京),事 成后燕京归宋。 1122 年,金兵以破竹之势攻占了辽中京和西京,辽天祚帝如丧家之犬,一 路西逃。在辽国几乎失去抵抗力的情况下,宋朝派童贯领兵,夹击辽国。没想 到已成哀兵的辽国残兵,竟然两次把童贯率领的宋军打得落花流水。 金人一看 宋军如此不济,只好自己把燕京打了下来。 至此,辽国基本上就灭亡了。虽然宋军在夹攻辽国中没出什么力,金人还 是按照“海上之盟”的约定,把燕京等六州交给了宋朝。当然,宋朝得到的只是几 座空城,人和物都被金国迁走了。这能怪谁呢?谁让你自己打不下来的。 通过这次协同作战,金人彻底看清了宋军不堪一击的真面目,他们的下一 个攻击目标已经锁定了,现在需要的,只是找到一个借口。
宋朝重文轻武,军事人才不多,所以军队的力量也不强,这也是战争连战连败的原因之一。而宋朝的官员制度混乱,人员众多,而政府的行政能力也不强。
自古以来,军队的人数并不能决定军事战争的成败,往往与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将领的才能有关,而不是单单的军队人数,当一个国家衰落之后,战争失败在所难免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