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应力原理的公式是什么?并说明各项代表的物理意义。
)ANSYS中等效应力最大应力s1有什么区别,平常讨论应力分布,应该用等效应力还是最大应力s1呢?
2)计算等效应力时是否需要输入等效泊松比呢?
3)在实际的应用中,例如在讨论平板上的圆孔应力集中的应力分布问题时,应该用等效应力来描述应力集中的现象,还是采用主应力s1来反应集中的程度呢?还是采用一个单方向的sx来说明问题呢?
答:1)这个等效应力应该就是弹塑性力学里的VonMises应力,他主要考察的是材料在各个方向上的应力差值,因为在实验室里获得材料强度都是单向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当然现在也有三轴应力实验仪),所以有时候材料所受的单向载荷可能很大,但并没有造成破坏,这是就是看他的等效应力,具体计算公式是:
σ等效=sqrt{0.5[(σ1-σ2)^2+(σ2-σ3)^2+(σ3-σ1)^2]}
2)等效应力是三项主应力的组合
如s,int即为max(si-sj),si,sj为三项主向应力。i,j=1,2,3 i≠j即tresca型
s,eqv为sqrt(0.5*∑(si-sj)**2),i,j=1,2,3 i≠j 即mises型
3)个人认为应该采用等小应力来描述应力集中的现象,因为在实际中很难找到真正的单轴拉压的情况,一般结构的受力都没有这么简单,所以在分析的时候需要用等效应力来将各 主应力进行转化,因此应该用等效应力来描述应力集中的现象。
4)等效泊松比就是泊松比,等效应力计算时不会用到泊松比,不过在计算mises等效应变时会用到。对于泊松比的取值原则应遵循以下两条:
a:对于elastic & thermal strains 泊松比取为材料的泊松比;
b:对于plastic creep hyperelastic strains 泊松比取为0.5。
土有效应力原理是:土骨架所承受的压应力等于总的土压力减去孔隙水压力。
意义很多:
1、饱和土的固结,固结的本质就是超静孔压的消散,土的有效应力增加,用于计算固结沉降、预压固结等工程实例;
2、土的强度计算也与有效应力原理有密切关系,土的抗剪强度也是有土的有效应力决定的。
3、渗流破坏也可以用有效应力原理解释。
以上为土力学的三大问题,变形、强度、渗流都与有效应力原理有关。
有效应力原理的公式是σ=σ′+μ。其中σ为平面上法向总应力;σ′为平面上有效法向应力;μ为孔隙水压力。
有效应力原理阐明了碎散颗粒材料与连续固体材料在应力—应变关系上的重大区别,有效应力原理表示研究平面上的总应力、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压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当总应力保持不变时,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可以相互转化,即有效孔隙水压力减小等于有效应力的等量增加。
扩展资料:
有效应力对煤层气解吸渗流影响
地应力为影响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和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首先煤体微孔隙内表面吸附煤层气因孔隙压力降低而解吸,扩散至裂隙中转变为游离态煤层气,然后由于裂隙和钻井井孔之间的压力梯度和煤层气的浓度梯度而产生煤层气渗流,从而游离态气体向井孔移动,最后由井孔抽出。
在此过程中,当煤储层压力降至解吸临界压力以下时,解吸量随煤储层压力继续下降而不断增多,从而提高解吸速度;另一方面,在煤层气的运移过程中,随着煤储层压力降低使得煤体发生变形,促进煤体孔隙和裂隙的扩展和延伸,煤层渗透系数增大,进而提高渗流作用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效应力原理
有效应力就是土之间传递的力,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就是有效应力。
作用于饱和土体内某截面上总的正应力s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为孔隙水压力u,它沿着各个方向均匀作用于土颗粒上,其中由孔隙水自重引起的称为静水压力,由附加应力引起的称为超静孔隙水压力;
另一部分为有效应力s’,它作用于土的骨架(土颗粒)上,其中由土粒自重引起的即为土的自重应力,由附加应力引起的称为附加有效应力。
扩展资料:
有效应力通过粒间接触面传递的平均法向应力,又叫粒间应力。会引起土体的变形和决定土的抗剪强度。土体的有效应力越大,其抗剪强度也越大。理论上讲,无黏性土(如细砂,粉砂)因振动可能使有效应力降为零,此时,土体发生液化,并处于危险状态。产生有效应力的原因有土体的重力作用和附加应力作用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效应力
作用于饱和土体内某截面上总的正应力s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孔隙水压力u,它沿着各个方向均匀作用于土颗粒上,其中由孔隙水自重引起的称为静水压力,由附加应力引起的称为超静孔隙水压力(通常简称为孔隙水压力);另一部分为有效应力s’,它作用于土的骨架(土颗粒)上,其中由土粒自重引起的即为土的自重应力,由附加应力引起的称为附加有效应力。饱和土中总应力与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4-23)
上式称为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公式,加上有效应力在土中的作用,可以进一步表述成如下的有效应力原理:
(1)饱和土体内任一平面上受到的总应力等于有效应力加孔隙水压力之和;
(2)土的强度的变化和变形只取决于土中有效应力的变化。
有效应力就是土之间传递的力,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就是有效应力。
相关问答: